close

【經濟日報╱盧冠諭】

在專業是生存之道的年代,「證照制度」應運而生,有關英文、財務、保險、人資等證照紛紛出籠。

 

為了確保職位與工作的適性度,公司內部也應針對每一個職位發展相關證照制度,讓員工參與相關課程,並通過考核,來提升他們的專業性,並鼓勵員工不斷提升自我工作效能。

發展相關訓練認證制度,可以產生以下效益:

課程規劃系統化:透過訓練認證制度的推動,發展系統化課程,針對每一個工作進行工作分析,找出所需培養的技能,再建立完整延續的訓練課程,協助員工提升本職學能。例如:針對人力資源部門人員,應安排選、用、育、晉、留等議題相關課程認證。

增加學習誘因:心理學家赫茲伯格提出著名的雙因子理論,認為組織成員的工作態度對績效有決定性的影響,內在因素(激勵因子)與工作滿足感相關,而外在因素(保健因子)與工作不滿足相關。

定期舉辦教育訓練,提升員工專業職能,強調公司重視員工的職涯發展,屬於保健因子,僅能消除員工的不滿因素,但是無法提升員工的滿足感;透過課程認證制度的推動,增加參與訓練課程的價值,將可以增加員工對於公司與工作的滿足感與認同感。

培養多元技能:建立各部門員工所需職能認證標準,鼓勵員工除了工作所需能力外,也要培養第二、第三專長,提高企業人才庫的深度與廣度。例如:商品部門員工進修財務相關證照課程,取得訓練單位所發證照後,可以獲得內部輪調優先選擇權。

升遷輪調參考:工作輪調或升遷時,員工通常需要一段適應期才能進入狀況,可能造成公司的機會損失。可以規定員工須取得相關訓練證照後,才有內部輪調與升遷的機會。

2007/09/11 經濟日報】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errylu1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